荧光氧气检测仪是一种基于荧光原理来检测氧气浓度的精密仪器,其使用细节对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荧光氧气检测仪使用细节的详细描述:
一、使用前的准备
1. 环境条件确认
- 应确保使用环境温度在仪器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一般为 -10℃至 +40℃。避免在特护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使用,因为温度过高可能会影响电子元件的性能,导致测量不准确;温度过低则可能使荧光物质的活性降低,影响发光效率。
- 环境湿度也应控制在合适范围,通常要求相对湿度不超过 95%。高湿度环境可能会导致仪器内部受潮,引起电路短路等问题。
2. 外观检查与清洁
- 在使用前,仔细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有损坏。查看显示屏是否有划痕、裂纹,外壳是否破损,按键是否松动等。若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以免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
- 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仪器表面,去除灰尘和污垢。特别注意传感器部分,要保持其清洁,防止杂质影响测量结果。但要注意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或腐蚀性清洁剂,以免损坏仪器表面和传感器。
二、开机与预热
1. 正确的开机方式
- 按下电源开关后,等待仪器正常启动。一般来说,仪器会在几秒钟内完成自检过程,显示屏会依次显示相关的启动信息和仪器参数。
- 有些荧光氧气检测仪可能需要连接外部电源才能开机,要确保电源连接稳固,电压符合仪器要求。
2. 预热时间
- 开机后,需要给仪器一定的预热时间,通常为 5 - 10 分钟。这是为了让仪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和荧光物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在预热过程中,不要进行测量操作,以免得到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三、测量过程
1. 样品采集
- 根据被测气体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如果是测量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可直接将仪器放置在待测环境中,保证空气能够自然地进入仪器的采样口。
- 对于一些特殊气体或封闭系统中的氧气测量,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的采样装置,如针筒抽取气体或通过管道引入气体。在采样时,要注意采样速度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测量误差。
2. 测量操作
- 按照仪器的操作界面提示进行测量。一般是按下“测量”或“开始”等相应按键,仪器开始对样品气体进行分析。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仪器的稳定,避免晃动或倾斜,因为这可能会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和测量结果。
- 注意观察测量进度和实时数据显示。有些仪器会显示测量的动态曲线,可通过曲线的变化来判断测量是否正常。如果发现数据异常波动或测量时间过长等情况,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