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55-2226700 13329186925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的检测原理有哪些?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的检测原理有哪些?

时间:2025-09-09       点击次数:28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技术实现检测,其检测原理根据气体类型和传感器特性可分为以下两类,涵盖多种具体实现方式:
  一、可燃气体检测原理
  1.催化燃烧式
  -原理:可燃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无焰燃烧,产生热量导致检测元件(如铂丝)温度升高,电阻率变化打破惠斯通电桥平衡,输出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电压信号。
  -特点:
  -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0-100%LEL)。
  -需氧气参与反应,高温元件易被硫化物“中毒”失效。
  -适用于加油站、化工厂等可燃气体防爆场所。
  2.红外吸收式
  -原理:不同气体对特定波长红外光有吸收作用,通过检测光强衰减计算浓度(朗伯-比尔定律)。
  -特点:
  -非接触式检测,传感器寿命长(5-10年)。
  -对湿度、粉尘耐受性强,适合高浓度或长期监测。
  -结构复杂、成本高,仅适用于“红外活性”气体(如烷烃类、CO?)。
  3.半导体式
  -原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吸附可燃气体后,表面电子状态改变导致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特点:
  -成本低,适用于多种可燃气体(如甲烷、氢气)。
  -灵敏度较低,易受环境干扰。
 

 

  二、有毒气体检测原理
  1.电化学型
  -原理:气体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与浓度成比例的电流信号。
  -特点:
  -高灵敏度(ppm级),选择性针对特定气体(如CO、H?S)。
  -功耗低,适合便携式设备,但寿命较短(1-3年),需定期校准。
  -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监测、有限空间作业。
  2.光离子化型(PID)
  -原理:紫外光电离气体分子产生离子流,通过检测电流强度确定浓度。
  -特点:
  -响应速度快(秒级),可检测ppb-ppm级极低浓度。
  -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但需根据气体电离能选择光源,无法区分同IP值气体。
  -常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化工泄漏应急检测。
  3.半导体型
  -原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吸附有毒气体后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特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多种有毒气体(如NO?、甲醛)。
  -灵敏度较低,易受环境影响。
  三、检测过程与信号处理
  1.信号转换:传感器捕捉气体浓度信号后,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
  2.放大处理:通过前置放大电路增强信号,可能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或经A/D转换。
  3.浓度计算:模拟信号经线性化处理后,转化为浓度值并显示。
  4.报警触发:当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四、应用场景与传感器选择
  -可燃气体场所:优先选择催化燃烧式或红外吸收式传感器,确保防爆需求。
  -有毒气体环境:根据气体类型选择电化学型(高灵敏度)或光离子化型(快速响应)。
  -综合监测:多传感器组合使用,覆盖可燃与有毒气体,提升安全性。
马鞍山迈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俞先生
  •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晟峰软件园2栋
  • 邮箱:3892196252@qq.com
  • 企业热线:0555-2226700
  • 售后服务:13329182505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2025马鞍山迈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733号-1    sitemap.xml    总访问量:88803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