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体要素及措施
下面,根据离心机在离心分离含易燃易爆物料的溶液时潜在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1、本文通过对燃烧爆炸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防爆的基本原则;
2、针对离心分离含易燃易爆物料溶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1、产生爆炸的三个要素
产生爆炸的三个要素有:
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
一定量的氧气,
以及足够热量点燃它们的火源。
防止产生化学性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是预防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基本理论。
2、离心机的防爆措施
离心机的防爆措施
离心机在设计时各运动部件留有足够的安全,
运行不产生碰擦、采用非接触式制动、
传动带采用防静电皮带、机器上设置静电接地装置
为了降低机内的氧气浓度,普遍的方法是对离心机内部充入氮气,以降低机内的氧气浓度,使机内的氧气浓度降低到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以下。
这里要注意的是:简易的充氮装置,只对离心机充入氮气,而不检测充氮是否可靠,当氮气有异常时也不能实时检测,运行中的离心机不能即时停止运行,易发生危险!
因此,为确保充氮保护可靠,需配置氮气检测装置,一般常用的检测手段有氮气压力检测、氮气流量检测、氧气浓度检测。
一、氮气气源要求
氮气的纯度要求达到防爆要求(纯度达到≥99%);
氮气压力达到进行压力过滤所要求的压力(如果离心机需要进行压力过滤);
氮气须经除湿、除尘处理;要求氮气无水分、无杂质粉尘。如含湿量高,将影响离心机轴承座内、轴承及电器元件的腐蚀;如含有杂质粉尘将影响传动效果及电器元件的寿命,并且影响离心机生产产品的杂质含量。含湿量要求:氮气露点达到-20℃;氮气杂质要求:氮气需要经过1微米过滤器精度;
氮气温度:常温(特殊情况需要加热或冷却);
氮气中:不含有油气,如含有油气将影响电器元件正常工作;
氮气中不含有H2S、SO2等有害气体,否则测氧仪传感器损坏,影响氧含量检测。
二、氮气保护基本流程
1氮气首先经过氮气过滤器、减压阀,进入离心机;2从而将空气置换出离心机各个腔体;3通过氧含量测定仪检测氧气浓度;4若氧气浓度满足防爆要求的浓度,则可以启动离心机进行运转。5正常运转后继续对离心机进行补氮操作。注
那么上面提到的
“氧含量测定”以及“补氮操作”
具体是指的是什么呢?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这两点的具体内容!
氧含量检测的过程
确保氮气气源达到规定的要求,氮气系统所有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
(1)首先对水吸收装置进行加水,由液位示镜观察水位并通过调节控制水位高度,水位高度确保氮气在压力低时能够通过水吸收装置进入氧含量测定仪;
(2)对氧含量测定仪进行标定,压缩空气首先经过水吸收装置,除去压缩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及杂质颗粒,通过氮气过滤器进一步除去压缩空气中水分、油气及杂质颗粒,然后净化的压缩空气通入氧含量测定以内并放空,进行氧含量测定仪标定;
(3)氮气将离心机卸料腔体及滤液腔体内空气放空,几分钟后,氮气置换离心机内空气将近完毕。
(4)通过氧气含量测定装置,将离心机内气体吸出,进行氧气浓度分析。
(5)确保氧含量测定仪能够检测氧气的浓度。使系统内氮气压力保持在压力的上下限之间。
例如:氧气浓度上限为4%,当系统氧气浓度低于4%,高于4%时,机器进行报警或停机。
(6)当系统氧气浓度满足所要求的浓度(由氧含量测定仪检测并显示)后,可以准备启动离心机。
补氮要求
氮气通过氮气过滤器到减压阀;调整减压阀压力,使输出压力达到所要求的压力;调整完毕,减压阀不要随意调整。
气密封要求
离心机所有需要气密封的部位充入低压氮气,确保外部腐蚀性气体不静茹密封轴座,以免影响轴承润滑,防止损坏。
由此,我们便可总结出,在离心机分离物料时,应对易燃易爆的措施以及充入氮气时的注意事项中,有以下三大要点!
一、防止产生化学性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是预防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基本理论。
二、向离心机内部充入氮气,以降低机内的氧气浓度,使机内的氧气浓度降低到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以下。
三、为确保充氮保护可靠,需配置氮气检测装置,一般常用的检测手段有氮气压力检测、氮气流量检测、氧气浓度检测装置。